当前位置:
发布时间:2025-04-05 07:44:17
在過去2年裡,貿易失衡已經翻了一倍,目前已高達近4000億歐元。
但著眼於離岸風電的潛能以及再生能源的需求,政府正式設立離岸風電的開發目標。近期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研究員Phan Xuan Dung專文指出,對於達標表示悲觀,除了以上原因之外,他認為最基本的兩項要素尚未到位:基礎建設與法規框架。
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位於越南南部薄遼省沿海的一座風力發電廠。雖然越南目前並未有真正定義的離岸風場,僅有架設在潮間帶的近岸風機。在PDP8中,越南政府設立至2030年各項能源發展裝置容量目標,其中在離岸風電的目標是6GW。照片拍攝於2014年5月2日 電網基礎建設不足 目前規劃的離岸風場多集中於東南部地區,而南部地區目前的電網基礎建設不足以讓這麼大電量併網。
最後,風場完成可行性調查後,依據議定(Decree)向自然資源與環境部租賃海床。早在政府公告政策目標前,風場開發商早已聞風而來,劃設風場、設立辦公室,準備插旗越南離岸風電市場。關鍵評論網因其在人權領域的卓越貢獻,榮獲本年度的新聞報導人權服務獎。
獲頒新聞報導人權服務獎,是對關鍵評論網長期努力的肯定,也是對媒體在人權發展中扮演角色的認可。關鍵評論網共同創辦人暨內容長楊士範表示,關鍵評論網一直以來致力於提供多元觀點、深度分析的新聞報導,希望透過媒體的力量,促進社會對重要議題的理解與討論。該獲獎歸功於其兩項突破性專題報導:《沒被接住的眼淚:各國「被害人保護制度」的悲與憾》和《釋憲過後,西拉雅成為原住民了嗎?》,這兩項報導深入揭示了被害人權益和原住民議題的複雜性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越南夯台灣是由John和秋姮夫妻檔一同主持,內容透過輕鬆的影片,分享台越之間的文化觀察和語言教學。影片中John也訪問新郎來自台灣的雙親,媽媽表示一開始得知兒子交往對象是越南人時有點驚訝,對越南現況也不熟悉,而爸爸則感性表示,非常感恩在兒子在最困難時有另一半的陪伴,在影片中都感受得到男方父母對新人的祝福。
延伸閱讀 【影片】越南婚禮怎麼玩? 讓台灣新郎帶你親臨一場傳統越式婚禮 無代辦自己辦理,台越婚姻流程七步驟大公開 拜訪台女越男夫妻檔:「緣分讓伴侶走在一起,不管這個伴侶是哪國人」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在這集中,John和秋姮回到越南參加二妹妶莊的婚禮。妶莊隨姊姊腳步在台灣留學,研究所畢業後留在台灣,在一家大型企業裡的越南部門工作,和另一半也是台越夫妻檔,而John和秋姮也從五年前的新人身份,到如今成為協助婚禮、主持婚禮的角色。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
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妶莊隨姊姊腳步在台灣留學,研究所畢業後留在台灣,在一家大型企業裡的越南部門工作,和另一半也是台越夫妻檔,而John和秋姮也從五年前的新人身份,到如今成為協助婚禮、主持婚禮的角色。延伸閱讀 【影片】越南婚禮怎麼玩? 讓台灣新郎帶你親臨一場傳統越式婚禮 無代辦自己辦理,台越婚姻流程七步驟大公開 拜訪台女越男夫妻檔:「緣分讓伴侶走在一起,不管這個伴侶是哪國人」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在這集中,John和秋姮回到越南參加二妹妶莊的婚禮。
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影片中John也訪問新郎來自台灣的雙親,媽媽表示一開始得知兒子交往對象是越南人時有點驚訝,對越南現況也不熟悉,而爸爸則感性表示,非常感恩在兒子在最困難時有另一半的陪伴,在影片中都感受得到男方父母對新人的祝福。
越南夯台灣是由John和秋姮夫妻檔一同主持,內容透過輕鬆的影片,分享台越之間的文化觀察和語言教學他還指責「歐方一方面在對中高技術產品出口方面施加嚴苛的限制,另一方面又希望大幅增加對中的出口」。
」 她進一步表示,「歐洲領導人不會容忍貿易關係長期失衡。歐盟可能最早可能要到2024年中後期才會採用關稅。2019年,中歐關係也因為新疆、香港等問題出現裂痕,當年歐盟在其戰略報告中確認中國為系統性對手,中歐關係進入動蕩和調整的階段。首先,歐盟已在對中策略上確立「去風險」方針。不過,經濟學人智庫預計歐盟與中國的貿易流動在短期內不會受到干擾。」 經濟學人智庫認為,這些擔憂與中國國內電動汽車行業在過去十年中獲得的大規模國家補貼直接相關,非中國汽車製造商——包括歐洲企業——無法獲得這些補貼。
我們擁有保護市場的工具,但我們更願意透過談判解決問題。」經濟學人智庫分析稱,但是歐盟的這一聲明很有可能使其他面臨與中國電動汽車品牌競爭的國家(包括美國)更加大膽地開展類似調查。
貿易戰烽火點燃? 在會晤開幕致辭中,馮德萊恩直接指出歐盟的不滿——歐中貿易「明顯失衡」的問題需要解決。在中國結束新冠疫情封鎖之後,他們的腳步僅次於德國總理蕭茲。
歐盟委員會常務副主席東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在今年9月訪中時表示,「過去三年間中國品牌電動汽車在歐盟市場的份額從不到1%攀升至8%,近乎指數式增長。顯然,繼續以此態勢發展,歐盟汽車業有受傷的風險。
12月7日,第24次中國-歐盟領導人峰會在北京舉行。中國歐盟領導人峰會上一次實現線下會晤是在2019年,新冠疫情期間雙方有兩次線上會晤。另一個懸在中歐關係頭頂的問題是,今年9月13日歐盟對中發起的針對中國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去年6月,歐盟決議到2035年全境停售燃油汽車,同時出台大規模補貼、稅收及路權優惠等措施來刺激新能源車消費。
在過去2年裡,貿易失衡已經翻了一倍,目前已高達近4000億歐元。而從立案到開展調查需要長達一年的時間,而得出結果則需要更長的時間。
馮德萊恩在會晤前表示,「我們看到(中歐)貿易失衡日益加劇。作為美國的盟友,歐盟也開啟與中國修復關係的進程,此次峰會被認為是重要一步,但其過程依然一波三折。
這一理念由馮德萊恩3月份第一次提出,此後逐漸成為主導西方對中關係的最新共識。此前,雙方在此問題上已經有一輪交鋒。
馮德萊恩與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曾於今年4月訪中,與習近平、李強等人會晤,是2023年中國「兩會」後首批訪中的西方首腦。中歐領導人會晤期間,作為G7和歐盟成員國的義大利證實,已告知中國將退出「一帶一路」倡議。恰逢今年中國解除疫情限制,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迎來絕佳契機,比亞迪已經進入15個歐洲國家,今年前八個月這家公司的總體出口增長6.5倍。與「脫鉤」不同的是,「去風險」的目的並不是要在經濟上孤立中國,而是要增強歐洲自身的經濟抗壓能力。
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震動歐洲,而戰前中俄剛宣布「不設上限」的友誼,令歐洲既擔心中國幫助俄羅斯繞過歐美製裁,又期待中國利用自身影響力促成俄烏和談。然而,在中美修復關係之際,中歐則在貿易和安全問題上的齟齬仍大於善意。
峰會由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共同主持,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了米歇爾和馮德萊恩。德國媒體《商報》解釋,俄烏戰爭讓歐洲警醒,經濟上依賴對手,將會使歐洲陷入受人脅迫的境地,所以要「去風險」。
!function(s,e,n,c,r){if(r=s._ns_bbcws=s._ns_bbcws||r,s[r]||(s[r+_d]=s[r+_d]||[],s[r]=function(){s[r+_d].push(arguments)},s[r].sources=[]),c&&s[r].sources.indexOf(c)。更多負面信號為長期熱絡的中歐經貿合作蒙上陰影——《路透社》5日引述歐盟官員稱,中歐峰會後不會發表聯合聲明,也不期望這次峰會上會取得具體成果。
发表评论
留言: